氣溫降低,今冬供熱即將拉開帷幕。預計11月5日前,各供熱單位將完成冷態(tài)運行,11月15日零時正式啟動今冬供熱。為讓天津的天更藍、環(huán)境更優(yōu)美,天津市越來越多采用燃氣、地熱等清潔能源供熱。截至目前,天津市改燃并網燃煤鍋爐房共95座;今年天津市還開工建設11座可再生綜合能源站,實現利用地熱能為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工廠冬季供熱和夏季制冷。
可再生能源:解放南路能源站明年竣工
今年,供熱部門會同國土管理部門對全市地熱資源儲量、分布、利用現狀進行全面摸查,編制了地熱分布圖并指導新項目建設,使項目在方案階段就確定了供冷供熱方式。目前,已確定解放南路和黑牛城道兩側為可再生能源利用重點區(qū)域。
其中,預計明年下半年竣工的解放南路能源站工程位于解放南路規(guī)劃區(qū)內。該能源站將采用兩種能源形式分別供冷、供熱,對只有供熱需求的建筑采用地熱和尾水利用熱泵供熱,對同時有供熱、供冷需求的建筑采用淺層地能熱泵系統(埋管地源熱泵)冬季供熱,夏季供冷。根據規(guī)劃,項目完成后供熱面積為38.6萬平方米,供冷面積為12.2萬平方米。
除解放南路能源站工程外,今年天津市還開工建設10座可再生綜合能源站,供熱供冷面積將達340萬平方米。
改燃并網:每年燃煤消耗減少85萬噸
2012、2013年兩年,天津市累計完成52座燃煤鍋爐的改燃并網工程,實現減少用煤50萬噸。其中,和平區(qū)率先完成了供熱改燃工作,實現了無燃煤區(qū)和供熱轉換的平穩(wěn)運行。
今年,天津市將完成43座燃煤鍋爐房的改燃并網工作,其中包括33座煤改燃項目、8座熱電并網項目、2座地熱采暖項目。工程共涉及供熱面積2462萬平方米,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正在進行點火調試。改燃并網工程完成后,將使全市每年再減少燃煤消耗8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6800噸、氮氧化物3700噸。
熱電聯產:武清燃氣能源站將實現“五聯供”
昨日從天津電科院獲悉,武清燃氣能源站第二套燃氣——蒸汽聯合循環(huán)機組完成勵磁系統參數測試及建模關鍵試驗。
據了解,武清燃氣能源站采用高效、環(huán)保的E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huán)技術,能夠利用電廠采暖供熱系統、蒸汽供熱系統、溴化鋰制冷系統實現能源的分級利用。建成后除了發(fā)電,還可向居民區(qū)、商業(yè)區(qū)等提供采暖、工業(yè)蒸汽、集中制冷、生活熱水,真正實現了發(fā)電、蒸汽、制冷、供熱和生活熱水“五聯供”。
投產后,該能源站將有利于滿足武清地區(qū)居民冬季采暖需求,運行后每年可節(jié)省100萬噸燃煤,減排90萬噸二氧化碳、1000噸二氧化硫、1000噸氮氧化物、240噸粉塵等大氣污染物,節(jié)水100萬噸,綜合能源利用率達到70%以上。
數讀供熱
今冬天津市集中供熱面積為3.66億平方米,其中燃煤供熱面積為1.92億平方米,占比52.6%,同比降低7.7%;熱電聯產供熱面積為1.03億平方米,占比28.2%;燃氣、地熱等其他清潔能源供熱面積為7020萬平方米,占比達19.2%,同比提高7.6%。
由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yè)委員會聯合國際地源熱泵協會中國地區(qū)委員會
主辦的《地源熱泵》雜志即將迎來創(chuàng)刊100期(2014年12月),編輯部
將推出“《地源熱泵》創(chuàng)刊100期特刊”,敬請關注!
歡迎一切與地源熱泵行業(yè)相關的新聞包括但不限于投標中標、技術研發(fā)、新品發(fā)布、從業(yè)經驗、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創(chuàng)新思維的資訊或論文類投稿,本網網絡部將擇優(yōu)在地源熱泵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www-dyrbw-com,您也可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新浪公眾平臺、地源熱泵網主站、《地源熱泵》雜志上刊登。投稿郵箱:dyrbw@dyrbw.com
責編: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