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市冬季清潔取暖工程的改革試點,今年以來,濟寧高新區(qū)以“雙替代”工作為統(tǒng)領,重點實施村莊氣代煤、電代煤和集中供暖連片治理,積極構建多元化綠色智能供暖新模式,著力打造“無煤化”清潔取暖示范區(qū),截至目前,全區(qū)4萬多戶已實現清潔取暖,位居全市前列。
88%村莊實現清潔供暖
城鄉(xiāng)環(huán)境質量獲改善
今年年初,濟寧高新區(qū)確定了9月底前完成4.06萬戶冬季清潔取暖改造任務的目標。任務涉及5個街道辦事處的110個村,總體改造量是去年的12倍,占整個濟寧市總任務的近四分之一。
為此,濟寧高新區(qū)市政建設管理局充分結合我區(qū)資源優(yōu)勢和基礎設施條件,整合省內外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探索實施立足當地、多能互補、多源協(xié)同的“無煤化”新型供暖模式,制定下發(fā)了清潔取暖工程《實施方案》,高標準編制完成高新區(qū)冬季清潔取暖工程專項規(guī)劃,加快構建城區(qū)以集中供暖為主、電代煤為輔,農村以“空氣源熱泵+燃氣壁掛爐”為主的現代化清潔能源供暖體系。
清潔取暖工作主要進行了燃氣管網、熱力管網和高壓線路建設和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新建燃氣高壓管網4公里,中壓管網20公里,低壓管網23公里,包括東外環(huán)、西浦路、雪花路等道路沿線管網及通向各氣代煤村莊中低壓管網。新建電纜通道1000米,電代煤高壓架空線路36公里,其中包括4條10kv線路。新建熱力管道61.5公里,這些工程首次將天然氣、暖氣延伸到農村地區(qū),極大地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和農村居住條件。
與此同時,濟寧高新區(qū)分別在柳行街道、接莊街道、王因街道,燃氣管網沒有覆蓋的地區(qū)選擇1-2個村試點空氣源熱泵熱水機取暖。目前試點村已經全部供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截至目前,全區(qū)已完成氣代煤4萬多戶,天然氣實現了“村村通”,88%以上的村莊實現冬季清潔供暖。在完成數量、工程質量、百姓滿意度等方面均位居全市前列,城鄉(xiāng)環(huán)境質量的改善獲得了省市領導和群眾的廣泛認可。
專員跟進+建檔立賬
服務質量全面提升
為保障清潔取暖工程順利實施,濟寧高新區(qū)以街道為主體,實行了街道副科級干部包村、村兩委全面包保到戶的工作機制,抽調最精干人員下沉一線,包進度、包質量、包驗收,并從建設局、各專營公司抽調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工程質量指導組,確保了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
同時制定專門的宣傳方案,讓群眾充分了解清潔取暖相關政策、目的和意義,幫助群眾算清“經濟賬”、“環(huán)境賬”、“便利賬”,使群眾從心理上能夠主動接受并積極參與到氣代煤、電代煤工程中。
其中,為提高服務質量,濟寧高新區(qū)為每個清潔取暖用戶建檔立賬,做到“申請一戶、審批一戶、驗收一戶”和“一戶一檔”。派駐專人定期開展管線及附屬設施安全巡查維護和居民入戶安檢、隱患整改工作,加強安全用氣、用電知識培訓,杜絕安全事故發(fā)生,確保安全取暖。
據了解,濟寧高新區(qū)氣代煤、電代煤用戶可享受供暖期最高1000元的用氣、用電補貼,一個采暖季取暖所需燃氣費平均每戶僅需約1400元,電費1000元,比燃煤更加節(jié)約、環(huán)保、安全、省心。農村群眾在擁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務的同時,還享受到了更加優(yōu)惠的價格政策,滿足感、獲得感大大提高,真正實現了藍天耀碧水、“熱”情暖人心的雙贏。
責編: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