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請問馬教授,我在沈陽地區(qū)做了一個地埋管地源熱泵的項目,實際運行情況有的時候在零下一度和一度運行,目前是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會維系多長時間。剛才聽到您說土壤源這一側和末端直接連接運行,我想問兩個問題,在沈陽地區(qū),地埋管地源熱泵能不能行?還有我們現(xiàn)在這種情況,是否能夠和末端連在一起?
馬最良:東北利用地埋管的問題很特殊,因為土壤溫度本身就低。東北冬季的采暖負荷又大,這樣的話確實存在很多具體問題。具體問題的解決,我認為就是季節(jié)蓄能。所謂季節(jié)蓄能,你可以把到夏季的時候,地埋管出來的水溶液過去是在到板換區(qū)換完回來,到夏季你還用這個循環(huán)泵,出來以后別到板換,到室外一個換熱裝置。好比說太陽能的熱水,搞個換熱裝置蓄能,或者是用熱空氣,夏天的空氣溫度高,你用空氣和地下水盤管的水進行換熱。當然這個換熱器很特殊,因為空氣的換熱系數(shù)小,如果你不會設計,你可以買個空調機表冷器,排數(shù)要多,或者兩組并上,這個就需要具體設計。地下水出來和熱空氣換熱加到地下。
總之就是把不足的用夏天的熱量補到地下存到那,你要分析那里的地質構造。地下水流得快不快,沈陽有一塊地下水非???,如果你蓄進去地下水都流走了怎么樣?我想埋管問題不大,因為水流動很快,但是你要考慮地質構造。如果沒有地下水甚至是干的,我就從原始土壤蓄,不從冬天取完了再補,先蓄的話,土壤原始溫度就升高了。
假設沈陽土溫是8度,可以加熱到10到11度,然后在11度、12度再用再取。當然說是好說了,但是還是要先做模擬。像我們做的土壤蓄能,運行模式要有變化,我可以先蓄十天不取,凍了一定的冰,十天以后我又蓄又取。取到末的時候,是光取不蓄,這樣的話就是為了減少損失,我們把這種冷量叫填層冷量。蓄熱也是如此,我想用季節(jié)蓄能解決北方的埋管是有可能性的,夏天你用空調做自然供冷,不開冷凍機,因為埋管的溫度低,直接從房間風機埋管的地下水抽出來再給風機盤管用。
提問:現(xiàn)在鍋爐制的熱水包括一千米以下的溫泉井,提取出來的50度以上的熱水,要換熱到多少溫度之后,才能用地源熱泵提取熱能?哪個點上最經濟?
馬最良:你的意思是地下水溫度高,是50度經過板換以后多少度做源?我不同意你的觀點,50度的水完全可以給用戶用,那就直接給用戶用。你不要再作為熱泵源去考慮了,通過熱泵板換,如果投資量多,就盡可能把二次水溫換得高一點,當然板房的面積就要大了。如果你說要減少投資,就放得低一點,你要考慮到用什么設備。如果用得低了,設備就要選擇低溫的用熱設備。好比地埋管輻射采暖。你這個40度的板換不算小了,所以你得兩頭協(xié)調起來,不是換到48度還是多少度最好,如果一兩度溫差得多大面積?要根據(jù)具體工程和條件來做。
提問:比如說東北那邊有水源的限制,我打兩個溫泉井,提取上熱量之后不足以供熱到面積,這種情況下我用板換換完之后,再用低品位的面積通過地源熱泵再供一部分。
馬最良:那是可以的,換到25度再去做源就好了。
提問:現(xiàn)在有的廠家說40度的熱水進到地源熱泵機組之內,地源熱泵還能正常運行。
馬最良:當然可以。
提問:40度的熱水進到地源熱泵之后,COP值會不會有影響?
馬最良:值會增大,壓縮比如果太小,通過節(jié)流機構制冷的循環(huán)量減少,你要遵守它那個。在這種情況下,蒸發(fā)溫度越高越好。供熱量大,能效比高,供的那頭越低越好,壓縮比肯定小好。但是有一個問題,40度完全可以直接給用戶用一次了,為什么還要去經過熱泵折騰一下。
提問:請問馬教授,我在沈陽地區(qū)做了一個地埋管地源熱泵的項目,實際運行情況有的時候在零下一度和一度運行,目前是這種情況,我也不知道這個項目會維系多長時間。剛才聽到您說土壤源這一側和末端直接連接運行,我想問兩個問題,在沈陽地區(qū),地埋管地源熱泵能不能行?還有我們現(xiàn)在這種情況,是否能夠和末端連在一起?
馬最良:東北利用地埋管的問題很特殊,因為土壤溫度本身就低。東北冬季的采暖負荷又大,這樣的話確實存在很多具體問題。具體問題的解決,我認為就是季節(jié)蓄能。所謂季節(jié)蓄能,你可以把到夏季的時候,地埋管出來的水溶液過去是在到板換區(qū)換完回來,到夏季你還用這個循環(huán)泵,出來以后別到板換,到室外一個換熱裝置。好比說太陽能的熱水,搞個換熱裝置蓄能,或者是用熱空氣,夏天的空氣溫度高,你用空氣和地下水盤管的水進行換熱。當然這個換熱器很特殊,因為空氣的換熱系數(shù)小,如果你不會設計,你可以買個空調機表冷器,排數(shù)要多,或者兩組并上,這個就需要具體設計。地下水出來和熱空氣換熱加到地下。
總之就是把不足的用夏天的熱量補到地下存到那,你要分析那里的地質構造。地下水流得快不快,沈陽有一塊地下水非???,如果你蓄進去地下水都流走了怎么樣?我想埋管問題不大,因為水流動很快,但是你要考慮地質構造。如果沒有地下水甚至是干的,我就從原始土壤蓄,不從冬天取完了再補,先蓄的話,土壤原始溫度就升高了。
假設沈陽土溫是8度,可以加熱到10到11度,然后在11度、12度再用再取。當然說是好說了,但是還是要先做模擬。像我們做的土壤蓄能,運行模式要有變化,我可以先蓄十天不取,凍了一定的冰,十天以后我又蓄又取。取到末的時候,是光取不蓄,這樣的話就是為了減少損失,我們把這種冷量叫填層冷量。蓄熱也是如此,我想用季節(jié)蓄能解決北方的埋管是有可能性的,夏天你用空調做自然供冷,不開冷凍機,因為埋管的溫度低,直接從房間風機埋管的地下水抽出來再給風機盤管用。
版權說明:本稿為《地源熱泵》雜志、地源熱泵網(www.dyrbw.com)原創(chuàng)稿件,著作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保護,任何媒體、商業(yè)公司、網站、個人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否則本網站將對違者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