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源熱泵技術大講堂(連載七)
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換熱設備設計方法
張承虎1、楊海濱2、劉京1、孫德興1
(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哈爾濱150090;2.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北京 100069)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常用的換熱技術與設備及其設計方法。
關鍵詞:污水、熱泵、換熱器、計算
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近兩年得到了長足發(fā)展。由于污水水質差,目前通常的做法是不讓污水直接進入熱泵機組,而是通過污水換熱器將熱量換給中介水,再由中介水將熱量換給熱泵機組。由于污水的流動與換熱性能與清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不能套用以往的設計經驗和參數,設計人員面臨著許多新問題。但據筆者了解,很多設計人員對污水換熱的特殊性缺乏了解,直接套用針對清水的設計參數與方法,這對工程質量而言是很危險的。
1、污水換熱器的特點與參數
1) 換熱器內污水黏度大,換熱面污染嚴重,導致污水側的阻力大于清水側,而換熱系數小于清水側。
2) 由于存在堵塞與污染的危險,無法像針對清水那樣采取波紋管、內肋片、內插物等增強換熱的設施。
3) 受條件限制污水換熱器只能以小溫差換熱。例如在北方嚴寒地區(qū),冬季污水進口溫度只有10 ℃左右,而受熱泵機組蒸發(fā)溫度的限制,中介水溫度不能太低,因而污水最大溫降只能是3~4 ℃,兩級換熱每級的溫差小于3 ℃。
4) 由于傳熱溫差小,換熱系數小,污水的降溫需要較長的流程,通常為30 m左右。這就需要對殼管式換熱器的內部結構作全新的設計,包括管程的安排、殼空間的結構設計等等,以保證全程逆流換熱和換熱器內部各處均有理想的換熱溫差。
5) 要保證在換熱器內處處有理想的傳熱溫差,就只有從結構設計的角度實現兩種流體的全程逆流。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在殼空間加裝縱向隔板,另一個是多臺換熱器串聯。
一般而言,換熱器設計應追求使用較少的耗材、具有較小的體積、消耗較少的水泵用電來獲得預期的換熱效果。雖然上述要求相互矛盾,但人們對一般的換熱器早已有了成熟的設計經驗。而污水換熱器要達到上述要求就絕非易事,必須精確計算、精打細算,才能避免耗材過多、體積過大或泵耗過高,才能在各項指標中找到一個最佳至少較佳的平衡點。與耗材、體積、泵耗這三大指標相關的參數不僅有結構參數,諸如管徑、管長、管間距、管程數等等,也有運行參數,諸如流速、流量、壓降、各節(jié)點進出口溫度、換熱量等等。
本文所述污水換熱器的設計方法,主要針對“中介水與污水流量相等”的間接式污水源熱泵系統(tǒng)中的殼管式換熱器。污水換熱系統(tǒng)的溫度分布與符號如圖1所示。
注:本文為《地源熱泵》“本期專題”連載內容,謝絕轉載。如果您對污水源熱泵空調方面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或給我們發(fā)送電子郵件,我們將選擇部分典型問題擇期在《地源熱泵》雜志上統(tǒng)一刊登和解答。
咨詢電話:010-64656526;電子郵箱:services#dyrbw.com(將#換為@后發(fā)送,請在郵件主題處標注“污水源熱泵相關問題”字樣,以免工作人員誤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