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高溫,鐵路虹橋站的暑運也正火熱。目前虹橋站日均客發(fā)量達到11萬人次,接近上海站、上海南站兩站總和。對于采用單一站廳、候車室面積達到6.5萬平方米的虹橋站來說,防暑降溫壓力最大。昨天記者實地探訪了虹橋站,了解這里的“溫度控制”——走起來不覺得熱,坐下來又不覺得冷。
每天兩次測試室溫
昨天室外最高溫度超過37℃的時候,候車室溫度幾何?記者在虹橋站設備部負責人張繼業(yè)的陪同下,在第九售票處用紅外線測溫槍測試7米高出風口處溫度顯示21℃,購票隊伍中溫度顯示27.1℃。
據(jù)空調(diào)管理員王家忠介紹,他們每天上午9時30分、下午2時30分,都要在候車大廳的4個角落和2個服務臺中心位置測量實時溫度,以保證溫度控制在26℃-28℃。這一溫度讓候車大廳行色匆匆趕路的人不覺得熱,同時讓坐下來候車的旅客不覺得冷。
一半冷量來自地下
事實上,虹橋站候車室降溫難度不小。候車室總面積6.5萬平方米,最高處層高接近30米,立體空間體積達到180萬立方米。而且,車站為了減少能耗,廣泛采用自然光照明,候車大廳屋頂及四周均采用透明材料,陽光可以直接射入候車大廳,無形中也增加了降溫的難度。
這么大的“體量”靠傳統(tǒng)的中央空調(diào)制冷設備是不行的,虹橋站是全國第一個大面積使用深井式地源熱泵機組制冷的火車站。熱泵機組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制冷原理是以電為動力源,以水為媒介,進行冷熱交換,虹橋站共有7臺熱泵制冷機組,其中3臺是地源熱泵制冷機組,也就是說,一半制冷量都來自地下百米的深層土壤。
據(jù)介紹,虹橋站深達100米地下有近2000根細管道,中央空調(diào)系統(tǒng)制冷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這些細管道被傳到百米地下,和溫度較低的深層土壤進行熱交換,這樣,土壤中的冷量就能被用作地源熱泵制冷,而存入地底的熱量則被儲存起來,等到冬季需要取暖時還能循環(huán)利用。當?shù)叵峦寥罍囟冗^高,地源熱泵會自動開啟報警裝置,防止熱量過量灌入地下,破壞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這是最綠色環(huán)保的制冷手段。
責編:f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