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主城區(qū)不提倡采用地下水水源熱泵
南京地下水資源總量有多少?分布狀況如何?每年開采量情況怎樣?地下水水質有沒有受到污染?……昨天,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由南京市水利局、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河海大學組成課題組,歷時一年對南京地下水情況進行深入調研,新鮮出爐的報告顯示,我市地下水資源并不豐富,但水質良好,并未受到污染。同時,由于地質構造因素,專家建議南京市主城區(qū)不宜大面積推廣地源熱泵系統(tǒng)(本網(wǎng)注:人們常說的地源熱泵系統(tǒng)包括地下水水源熱泵系統(tǒng)及地埋管熱泵系統(tǒng),本文所述的地源熱泵即指地下水水源熱泵系統(tǒng),而地埋管熱泵系統(tǒng)由于不直接從地下抽取地下水作為空調冷熱源,并不會造成地下水質的污染),避免由此帶來深層地下水受到污染,以及地質沉降等地質災害發(fā)生。
南京市每年可開采3.79億噸
數(shù)據(jù)顯示,我市地下水天然補給資源總量為每年7.27億噸,可開采量為每年3.79億噸。目前,全市共有非農業(yè)地下深井214眼、農業(yè)深井14眼,每年深層地下水年開采量1400萬噸,主要分布于江寧區(qū)的湯山、麒麟、淳化、上坊;六合的埠山、靈巖山、八百橋、平山、練山;浦口區(qū)湯泉鎮(zhèn)等地。
何為深層地下水?參與調研的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學院教授束龍倉說,深層地下水是指隔水層以下的地下水,由于有隔水層的阻擋,不會流到地表來,水質比較穩(wěn)定,就南京來看,距地面深度約100米以上,甚至于更深。我市地下水主要分為孔隙水、巖溶水、基巖裂隙水3類。其中,孔隙水最多,每年可開采資源量為2.48億噸;基巖裂隙水次之,每年可開采資源量為0.87億噸;巖溶水最少,每年可開采資源量為0.44億噸(湯山、湯泉溫泉屬于巖溶水)。
主城區(qū)不提倡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
近年來,南京市一些建筑采用了地源熱泵系統(tǒng)。對此,專家給出不同意見。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研究員級高工姚炳魁說,建地源熱泵系統(tǒng)前,先要搞清楚樓盤地質構造。地源熱泵又稱水溫空調,工作原理通過打幾百米深井,把地下水循環(huán)抽入空調散熱器,通過風機把冷空氣吹出來的空調設備,一般每天取水量1000噸甚至于幾千噸。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必須采取可靠回灌措施,確保回灌水到達同一含水層,否則形成漏斗效應,引起水源枯竭、水位下降、地面塌陷。另外,地源熱泵水源井回灌管道如果不能避開有污染的地面和地層,避開市政污水管,很容易形成清潔水抽上來,臟水回灌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嚴重后果。
姚炳魁建議,禁止在南京主城區(qū)等建筑物密集區(qū)建設地下水源熱泵系統(tǒng)。如果要建的話,打井時應該進行地下水文地質勘探,符合條件才允許建設。已建成地源熱泵系統(tǒng)的須對深井抽水量、回灌量安裝計量裝置,并對水質、水位進行監(jiān)測,并將數(shù)據(jù)報水利、環(huán)保、國土、住建等部門備案。
專家建議盡量少用地下水源熱泵
不久前,媒體曾披露我國多地,由于地下水資源保護不利出現(xiàn)污染狀況,給南京市地下水保護敲響了警鐘。束龍倉表示,地下水貯存于地質介質中,具有運動緩慢、補給周期長、循環(huán)更新慢、自我修復能力差,遭到污染、破壞后難以治理和修復等特點,由于緊靠長江,建議南京市多用地表水,少抽地下水。同時,對水源井每口登記造冊,根據(jù)土層、水源類型、取水途徑來劃定保護范圍,禁止有污染地下水的行為。對報廢、閑置、未使用的水源井采取封閉或回填等措施。
責編:楚天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