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石家莊熱源緊張的狀況,該市供熱部門啟動了鋼廠余熱、水煤漿供熱等新型供暖方式。這些“新能源”是如何實現供暖的?它們的供熱原理是什么?哪些小區(qū)將用上新型供暖方式?近日,記者實地探訪,帶您揭秘石家莊的“新能源”供熱。
■這是建在鋼廠內的換熱首站,工業(yè)余熱將在這里轉換后輸往千家萬戶
石鋼余熱
■探訪 用戶室溫可以達到26℃
石鋼廠內有一座藍色的鐵皮廠房,這里是石鋼余熱項目的換熱首站,廠房內排放著10臺換熱器和2臺循環(huán)泵。換熱首站站長趙春民說:“石鋼沖渣水和工藝循環(huán)水進入設備后,將通過熱交換等操作,將其轉化為供暖熱水,送到千家萬戶。”
石市嘉和城小區(qū)是今年石鋼余熱項目供熱的一個小區(qū)。目前設備已經調試完畢,即將開始試水。嘉和城的居民去年就已經體驗了石鋼余熱項目供熱的效果。“供熱情況還不錯,冬天屋里的溫度都能達到20℃以上。”“石鋼余熱能源,可以根據室外溫度調節(jié)水溫,以保證入戶水溫的需求,用戶室內溫度可以達到26℃。”該項目工作人員介紹。
■原理 高溫爐渣加熱暖氣管道水
據了解,鋼廠在煉鋼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爐渣,爐渣溫度很高,需要沖渣水降溫,沖渣水中的熱量就可以提取出來。爐渣溫度高達1400℃~1500℃,用水沖擊淬化后的沖渣水也有80℃。這些高溫沖渣水經過過濾,進入換熱器將管道內的水進行加熱,這樣供暖管網內的水溫可保持在60℃以上,足以給居民供暖。而冷卻后的沖渣水,可再次沖渣,反復使用。
■范圍 8個小區(qū)將用鋼廠余熱
石鋼余熱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來,為尚達家園等4000余戶居民供暖,面對今年石市新增供熱需求的壓力,石鋼余熱項目擴充了管網,將原有100萬平方米供熱能力升級至150萬平方米,用戶將達到1.5萬戶。“目前管網擴充工程已經基本完工,過幾天各個小區(qū)將開始進行試水。”鋼廠換熱首站站長趙春民說。
今年使用鋼廠余熱供暖的小區(qū)有:金家園小區(qū)、嘉和城小區(qū)、尚達家園小區(qū)、長東家委會、國瑞城小區(qū)、紫鑫苑小區(qū)、金碧園小區(qū)、領世郡小區(qū)。
水煤漿供熱
■探訪今年又新增一臺鍋爐
位于石市東許營村的水煤漿鍋爐,預計11月12日點火,在預熱兩天后于15日供暖。新增的恒大雅苑供熱項目開工較晚,預計11月20日完工,供熱時間為12月底。
據該公司工程部經理劉虎介紹說,由于新增小區(qū)供熱,今年在原有兩臺鍋爐的基礎上又新增一臺鍋爐,確保小區(qū)居民的供暖需求。
■原理 改變煤的燃燒方式
水煤漿是一種由70%左右的煤粉,30%左右的水和少量藥劑混合制備而成的液體,可以像油一樣噴燃。該項目改變了煤的燃燒方式,燃盡率可達到98%,真正達到了資源的“物盡其用”。
■范圍 今年供熱面積50萬平方米
記者從石家莊諾奇熱力管網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水煤漿供熱,新增恒大雅苑小區(qū)、公園首府二期小區(qū),新增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供熱管線1.2公里,加上去年公園首府一期、碧溪尊苑等小區(qū)的3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今年總計供熱面積達50萬平方米,供熱管線5.2公里。
煉化廠余熱
■探訪 設備建設進入最后階段
石市今年首次引進石家莊煉化廠余熱供熱項目。“目前項目的首站和管網及到小區(qū)內的分站建設都已進入最后階段,力爭本月15日為居民供暖。”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原理 低溫水“加熱”成高溫水
石家莊煉化廠的低溫循環(huán)水,通過熱交換器,轉換成高品位的熱能,通過加壓泵輸送給用戶。“從煉化廠出來的水溫度為20℃~35℃,通過余熱利用技術進行加熱后,可以制出40℃~70℃的熱水,這樣就節(jié)省了很大一部分熱能,而且可以達到供暖需求。”該項目負責人說。
■范圍 今年將為4個單位供暖
據介紹,該項目供熱區(qū)域為珠江大道以南,南三環(huán)以北,京珠高速以東,燕山大街以西,規(guī)劃至2016年總供熱面積達到2115萬平方米。今年將新增供熱能力280萬平方米,實際供熱需求為64萬平方米,主要為天然城、麗景灣、天地榮域等小區(qū)和格力工業(yè)產業(yè)園項目供熱。
相關新聞
新型電暖器將試點推廣
“上周末下雪的時候,我就開了‘暖氣’。”昨日,當記者走進市民崔先生家時,一股暖意撲面而來。崔先生指著家里的一臺電暖器說,這就是今冬的熱源。去年他買了這款2000瓦的新型電暖器,取暖開支省了不少。
同樣用上這種新型電暖器的市民王曉輝說,合理控制溫度和供熱時間,確實比集中供熱便宜不少,而且還可以在不同房間安裝,室溫可以分屋控制,“最重要的是,可以靈活掌握取暖時間。”
據了解,這種變頻式固體蓄熱電暖器獲得了國家專利,其特點是小功率蓄熱、大功率供暖,熱效率在99%以上。室溫達到設定溫度時,自動斷開電源,蓄熱內膽開始工作,斷電后8~16小時持續(xù)放熱。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省會將在一些小區(qū)、辦公樓開展試點,推廣這種新型供熱方式。有關人士認為,在省會當前熱源不足、鍋爐拆改的形勢下,這種新型電暖器是集中供熱方式的有效補充。■
歡迎一切與地源熱泵行業(yè)相關的新聞包括但不限于投標中標、技術研發(fā)、新品發(fā)布、從業(yè)經驗、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創(chuàng)新思維的資訊或論文類投稿,本網網絡部將擇優(yōu)在地源熱泵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www-dyrbw-com,您也可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新浪公眾平臺、地源熱泵網主站、《地源熱泵》雜志上刊登。投稿郵箱:dyrbw@dyrbw.com
責編: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