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巴基斯坦邊界的一塊鹽堿平原上,縱橫了數百個來自全球各跨國公司價值五億美元的太陽能發(fā)電裝置。放眼望去無邊無際。穿過散亂的銅管樂隊,是一個聚滿了正在歡慶的5000人帳篷區(qū)。此時,古吉拉特(Gujarat)邦首席部長Narendra Modi宣布太陽能電廠正式運行,“我祈禱太陽神保佑我們。今天古吉拉特邦向全世界展示了一條通往太陽能的康莊大道。”
Modi個性中滲透著一抹令人不舒服的自我崇拜色彩,但這并不妨礙古吉拉特邦成為一個方便做生意的好地方。太陽能在印度蓬勃發(fā)展,大有成為該國最大贏家的勢頭。該國境內陽光充足,平坦閑置的土地也很豐富。不過,印度能源貧乏,電力供應點零零散散。連昂貴的柴油發(fā)電機也極為暢銷。太陽能發(fā)電可以取代它們。而且,這些太陽能發(fā)電裝置就如大型版的“Lego Kits”,相比于傳統(tǒng)發(fā)電站更易建設。這座位于Charanka新的太陽能發(fā)電站裝機容量逾200MW,目前為印度最大的光伏發(fā)電站。它耗時16個月建成,相比于建造一座核電站的時間,迅速很多。
使印度太陽能蓬勃發(fā)展成為可能還有兩個重要因素。印度是通過燃燒煤炭來發(fā)電,廉價卻污染嚴重,這致使印度傳統(tǒng)能源生產極其混亂。發(fā)電站以每度電約3-4盧比(0.06-0.08美元)賣給當地的供電局。國家煤炭壟斷機構無法采掘足夠的煤炭,這迫使電力公司購買更貴的進口煤炭。而印度原本以為在其海岸線附近可以探尋到豐富天然氣,只是這一希望也已落空。很多分析人士表示,傳統(tǒng)電力價格很有可能將會上漲至5-6盧比。
與此同時,來自由美國私募基金注資的光伏企業(yè)Kiran Energy的Alan Rosling表示,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設備的成本已經下降三分之一。更為低廉的太陽能發(fā)電與價格不斷上漲的傳統(tǒng)電力已經令很多人轉變觀點,認為在沒有補貼的背景下,太陽能很快將競爭力十足。太陽能電站運營商Lanco Solar總裁V. Saibaba表示,到2016年,印度太陽能價格有望與傳統(tǒng)電力價格相等。
這應該促使印度出現太陽能電站建設熱潮。渣打銀行技術部總監(jiān)Sunil Gupta表示,印度的太陽能設備安裝量在全球的份額將從今年的1%上升到2015年的5%。據印度國家太陽能發(fā)展任務,印度政府計劃,至2020年光伏安裝量從現在的1GW上升至20GW。這一估測略顯保守,因為這只占印度總發(fā)電量的5%,甚至更少。投資約300-400億美元去建造太陽能發(fā)電廠,而這只是相當于投資于新建的火力發(fā)電站的一小部分。因此,很多人認為官方目標將化為泡影。不過,負責古吉拉特邦能源問題的D.J. Pandian表示,未來十年,僅古吉拉特邦就可以輕易地達到10GW的發(fā)電量。
不過也并非每個人都同意此觀點。一家新的太陽能發(fā)電廠的老總表示:“未來十年,一半的發(fā)電廠都無法再這里建設。不好的消息是,鑒于合同期為25年,這令很多公司節(jié)省成本,效果并不一定好。” 一位中國高層就印度計劃迫使光伏公司購買當地的某些設備一事表示質疑:“供應鏈以及經濟規(guī)模還不理想。”一位美國經理調侃道:“我們來印度已經多年了,清楚他們還沒有達到那程度,他們沒有基礎設施。”大家普遍擔憂并網困難與水源貧乏這兩個問題。太陽能普及面對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古吉拉特邦的政府要求確保太陽能生產商每度電15盧比的高價,作為第一個12年內的運營成本,這也意味著他們可以盈利。但在國家層面上仍有一個分流制。那些太陽能制造商是依靠“逆向拍賣”選出的,誰能用最低的成本生產能源,誰就能獲得運營的權利。在12月的第二個國家級太陽能運營拍賣會,其產能為350百萬瓦,競拍成功的公司已經承諾,他們將用低至每度7.5盧比的價格賣太陽能。
另外,如果價格沒有迅速下降,對太陽能由興趣的人估計不多。電網也變得搖搖欲墜。許多邦的配電企業(yè)(發(fā)電站的主要客戶)都是金融僵尸。如今,光伏補貼的成本已被隱藏。比如,古吉拉特邦,統(tǒng)計在全部的賬單中,因為在國家規(guī)劃下的太陽能項目,成本就涵蓋在大型傳統(tǒng)國有能源企業(yè)的資產之中。
像這些官僚式的托詞影響范圍不大。不過倘若支付太陽能發(fā)電的費用增多,不難想象,公眾對補貼的不滿將沖擊歐洲的經濟。印度的政客可能將開始不履行合約。要解決印度的能源問題,太陽能公司必須盲目的實現低價賣電。
歡迎一切與地源熱泵行業(yè)相關的新聞包括但不限于投標中標、技術研發(fā)、新品發(fā)布、從業(yè)經驗、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創(chuàng)新思維的資訊或論文類投稿,本網網絡部將擇優(yōu)在地源熱泵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www-dyrbw-com,您也可掃描下面的二維碼)、新浪公眾平臺、地源熱泵網主站、《地源熱泵》雜志上刊登。投稿郵箱:dyrbw@dyrbw.com
責編:zy